汪清县2018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上半年,汪清县严格贯彻落实省、州脱贫攻坚安排部署,用足用好深度贫困地区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坚持以“强基础,解难题,抓细节,补短板”为手段,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升产业带贫能力,全力完成今年 3226名贫困人口脱贫、42个贫困村出列目标任务。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 扎实推进重点难点。一是开展农村危房改造1880户,探索建设村级集中连片养老中心,解决特殊困难群众养老和住房安全问题;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会战,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农村旱厕改造1095户,有效改善了全县村容村貌。二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彻底改造20个行政村的水利设施,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新建标准化学校1所、改造薄弱学校5所,做好“雨露计划”工作,及时资助符合补助条件的各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13人,确保无适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四是深入推进健康扶贫。进一步落实新农合惠民政策,加大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力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新建和改造村卫生室70个(新建18个,改造52个),招聘村医42人,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大扶贫产业扶持投入力度,增强产业项目带户脱贫能力。一是突出发展黑木耳产业。扎实推进北耳公司产加销一体化项目,配套抓好黑木耳检验中心建设,推广使用液体菌种标准,加快建设新增标准化菌包厂,重点是将天桥岭镇打造成国家级黑木耳产业特色镇。二是培育壮大黄牛产业。大力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壮大发展,加快推进澎派经济带12万头黄牛养殖一体化项目建设,建立青贮饲料基地,实行黄牛集中饲养育肥,切实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三是继续发展光伏产业。实施二期3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4月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可提供扶贫资金300万元。四是加快发展经济作物产业。培育扩大以五味子、人参为主的长白山道地药材基地规模,大力推广以蓝靛果、黑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重点抓好2000公顷油用牡丹基地建设,采取“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获得租金、薪金和分红等收入。五是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村,打造百草沟镇国家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重点抓好以满天星综合开发为主的生态旅游,加快推进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及旅游观光整合发展的光伏旅游,大力发展以东北抗联红色文化园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农家乐、冰雪游、体验游等乡村旅游,带动沿线村屯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三)凝聚行业攻坚合力。充分整合利用行业资源,筑牢民生保兜底保障网。一是强化社会保障扶贫。农村低保标准已由3400元每年每人提高至3600元;将1246名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一张网”兜底保障。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确保将困难群众兜住、兜准、兜实、兜牢。二是做大电商扶贫。扎实推进村级服务站和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机构,加快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三是广泛开展就业扶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20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基层就业服务站;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扶贫车间等形式送岗下乡,为贫困劳动力开通就业“直通车”。
(四)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围绕贫困退出“强骨架、补短板”,全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4亿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247个,其中产业项目52个,基础设施项目193个(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灾后重建项目),公共服务及其他项目2个,全部贫困人口将从中受益。截至目前,已争取整合到位资金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到位21709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到位15355万元、州级财政资金到位150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投入2874万元),安排资金1.3亿元,实施项目29个,其中产业类7个,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类13个,灾后重建类6个,其他类3个。
(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示范村建设。综合考虑公路沿线、体量较大、虎豹公园外及土地增减易地搬迁等条件,扎实推进村实施示范村建设;组织实施交通路网工程、村组道路改造、渠道排水和通村道路“畅返不畅”改造,改装农民出行条件,新建农村公路101公里;不断加强村级卫生室、文化场所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二是扎实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34公里农耕路、75公里水渠、42座桥梁、35公里堤防等水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罗子沟河等中小流域治理,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实施东光镇、鸡冠乡等乡镇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地价值和产出效益,同时全力解决52个村、238公顷水毁耕地恢复问题。
(六)着力抓好作风建设。一是研究制定《汪清县落实作风建设年 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扶贫作风建设。二是强化经费和力量支持。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包保单位根据村农户体量大小,增派驻村帮扶人力量,保证各项工作和活动正常开展。三是夯实精准脱贫基础。根据各乡镇实际,科学分解贫困人口拟脱贫目标任务,并对贫困村出列进行科学排序;加强档内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管理,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比对反馈,及时做好贫困人口增减相关工作。三是深入整改突出问题。按照省、州《2017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方案》和全省成效考评(第三方评估)情况《通报》要求,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详细制定整改台账,将问题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村和包保单位,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定期督促调度,确保按期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四是严格强化督查巡查。制定下发《2018年督查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提高群众满意度,采取常态化、轮换制明查暗访方式,重点对走访全覆盖、因人因户施策、重点工作落实、实际帮扶成效进行全面督查督巡,充分发挥督考指挥棒作用,强化结果运用,有力推进责任和工作有效落实。
(七) 组织干部轮训。为促进全县领导干部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着力提升全县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能力,更好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县上半年积极开展乡镇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2期,扎实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章内容、“新时代e支部”手机平台、新时代“传习所”和“讲师送学”活动等内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做到认识上一致、政治上同心、思想上统一、行动上同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县委组织部通过组织74名省州县级第一书记和19名各乡镇扶贫副职领导到大兴沟镇红日村开展“红色之旅”党性锻炼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履职能力。
(八)加强包保帮扶。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汪清县坚持政府主导,积极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融互促、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凝聚起强大合力;驻村干部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战斗员”和“指挥员”,突出帮扶重点,实化帮扶内容,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壮大、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基层组织建设”四方面全力开展工作,着力提升帮扶实效。全县共安排省州县包保单位155个,派出驻村工作队208支、驻村扶贫干部664人,实现了对200个行政村的包保帮扶全覆盖。
(九)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先进典型,引导和教育贫困户从思想上拔除穷根,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开展群众工作,通过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与群众算好政策支持账、收入对比账、生活变化账,增强获得感、认同感,不断增强自主脱贫信心。加强产业和就业扶持,做到扶贫政策深入民心,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导向,发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项目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十)加强社会扶贫工作。我县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长春理工大学共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项目实施基地”,充分发挥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特点和优势,为我县扎实开展社会扶贫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深化与宁波市北仑区对口帮扶,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两地在对口帮扶、产业发展、干部挂职等领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2017年至今,宁波市和北仑区累计提供帮扶资金、物资900万元,实施援建项目3个;今年计划争取东西部援建资金5500万元,实施项目21个。
二、问题和建议
汪清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基数大、脱贫任务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县在工作中发现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产业项目带动效果不强、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差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积极向省州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建立健全重点扶贫项目审批。国家东北虎豹公园涉及我县7个乡镇、64个村,在东北虎豹园区内在建和拟建扶贫项目无法正常办理手续,严重影响了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等脱贫攻坚进度;恳请省州帮助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推动扶贫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产业项目收益要求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随着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省州对产业项目管理和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因受到东北虎豹园区项目手续办理及产业项目收益受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因素影响,项目收益达到省级考核指标(第1年收益率≥6%、第2年收益率≥8%、第3年收益率≥10%)难度大,恳请省州根据我县面临的客观问题,适度降低考核要求和标准。
三是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差。汪清县是全州贫困发生率最高、脱贫任务最重的县份,贫困人口多、贫困基数大。从致贫原因上看,因病、因残致贫是造成广大农民贫困的最重要原因,此类人群占全县贫困人口的83.3%;从年龄结构看,贫困户多数在60周岁以上占全县的56.36 %,大多劳动能力不足或丧失劳动能力,自主脱贫能力严重不足。恳请省州根据我县面临的实际问题,给予我县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县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用足用好扶贫政策。我县将立足国贫县、吉林省深度贫困县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州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切实提高攻坚精准度。紧盯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明确帮扶责任、帮扶措施、帮扶项目,确保帮扶工作真正落地见效;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州规定退出程序,对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及时退出,确保脱贫质量经得起检验。
三是全力抓好重点任务。突出产业带动作用,全力抓好30兆瓦光伏扶贫发电、澎派集团12万头黄牛养殖、汪清北耳科技公司木耳产加销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围绕补齐民生“短板”,结合乡村振兴和灾后重建,加快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要批示精神,以全省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着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不严不实问题,确保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以严格的执纪监督推动脱贫攻坚更加务实、更加有效。
总之,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州脱贫攻坚相关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向省州委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汪清县扶贫办
2018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