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媒报道 > 汪清县深入推进“新时代传习所”建设
汪清县深入推进“新时代传习所”建设

访问次数:1355 信息来源: 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8-7-2 11:18:06

    本报讯(记者王雨)自2017年12月全县首家“新时代传习所”揭牌以来,汪清县陆续挂牌成立“新时代传习所”403所。如今,这些“新时代传习所”正依托各自优势,开展特色宣讲,充分凝聚新能量,如火如荼地打造新时代主阵地。

    日前,汪清县对全县典型示范传习所推进工作进行了实地查看和督导,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汪清县深入推进“新时代传习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念好“讲、学、唱、踏、评”五字诀,让传习所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全面凝聚汪清发展新能量。

    “讲”百姓所需。构建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传习队伍体系,组建六支传习队伍,围绕新思想、新理论撰写8分钟左右的特色宣讲稿,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实现实时有效对接,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真正将“新时代传习所”打造成新时代理论转换的平台。

    “学”服务本领。明确“党委定主题,基层选活动”要求,整合全县各类资源,围绕思想政治、政策普及、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抓好学习教育,切实推进“新时代传习所”的五传。定期下发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意见,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促进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掌握生产生活所需知识,切实做到传习树新风。

    “唱”时代新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等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一线采风,挖掘和创作一批富有时代气息、接地气的文艺作品,组织文艺骨干队伍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年底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

    “踏”文化足迹。结合汪清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特点,确立小汪清抗日根据地、童长荣烈士陵园、红日党性教育馆等一批新时代传习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传习活动。同时,各“新时代传习所”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立红色文化传习长廊、雷锋精神传习长廊、民族团结精神传习长廊等,将“五有”内容囊括于中。

    “评”争创标兵。大力扶持“新时代传习所”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新时代传习所”有效运转、有可靠保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并将“新时代传习所”工作列入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体系,采取日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加强督查,跟踪问效。建设100余个“新时代传习所”示范典型,每年将评选出十佳优秀传习所和十佳优秀传习员进行表彰,切实发挥“新时代传习所”阵地平台作用。